退火溫度與伸長率回彈角抗拉強度的關系
退火溫度與伸長率、回彈角和抗拉強度關系模型
銅是正六面體結構,通過拉絲結構變形(銅導體變硬、彈性增加)。要想“恢復”正六面體結構,只有高溫下銅原子再結晶,結晶出新正六面體結構,而不是簡單地在高溫下結構恢復。
漆包退火環(huán)節(jié),就是銅晶粒再結晶過程。隨著退火溫度升高,當達到再結晶溫度(T1)時,銅晶粒開始結晶,隨著溫度繼續(xù)升高銅晶粒再結晶完成積聚再結晶開始,當達到積聚再結晶溫度(TO)時,銅晶粒快速增大,積聚再結晶。銅的機械性能迅速下降(T2溫度時,也就是常說的“過燒’)。
圖中曲線表示三者與退火溫度定性關系。
1.退火溫度與伸長率關系
拉絲拉完的硬銅線伸長率很小,只有2%-3%,達到再結晶溫度(T1),伸率開始增大,到積聚再結晶溫度(TO),由于晶粒積聚增大,機械性能迅速下降,伸率開始下降。在積聚再結晶溫度附近有一個最高值。
2.退火溫度與回彈角關系
拉絲拉完的硬銅線,由于變形大,具有很大的彈性隨著晶粒再結晶開始,新六面體的形成,銅線開始有柔性回彈角開始明顯降低,到達TO附近,晶粒再結晶快結束時,回彈角隨溫度變化小。達到TO以后隨著晶粒增大,線發(fā)脆,回彈角略增大。
3.退火溫度與抗拉強度關系
退火溫度低,沒再結晶之前,從再結晶溫度(T1)開始,抗拉強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.往往人們忽視這一項,一味地追求柔軟性,而忽視抗拉強度。漆包線需要的是“柔韌”,而不是“柔軟”在這里畫出抗拉強度曲線,意在引起漆包線執(zhí)業(yè)者的重視。
上述定性分析了退火溫度與伸率、回彈角和抗拉強度的關系?
- 上一篇:銅和加工銅合金的熱處理 2017-05-25
- 下一篇:退磁的檢測 2017-05-25